shēng

生徒


拼音shēng tú
注音ㄕㄥ ㄊㄨˊ


词语解释

生徒shēng tú

  1. 学生;门徒。

  2. 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。

引证解释

  1. 学生;门徒。

    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﹝ 融 ﹞常坐高堂,施絳纱帐,前授生徒,后列女乐。”
    宋•欧阳修 《举留胡瑗管勾太学状》:“然臣等窃见国家自置太学十数年间,生徒日盛,常至三四百人。”
    金•元好问 《<十七史蒙求>序》:“教授生徒,必使知己之所知,能己之所能。”
    郭沫若 《盲肠炎·一个伟大的教训》:“我自己对于经济的智识,原不过是一个初等小学的生徒,我的见解当然是不能作数。”

  2. 唐 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。

    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取士之科,多因 隋 旧,然其大要有三:由学馆者曰生徒;由州县者曰乡贡;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……其天子自詔者曰制举,所以待非常之才焉。”

国语辞典

生徒shēng tú

  1. 学生。

    《后汉书·卷一六·寇恂传》:「恂素好学,乃修乡校,教生徒。」
    《三国演义·第二二回》:「融每当讲学,必设绛帐,前聚生徒,后陈声妓,侍女环列左右。」

网络解释

生徒

1,中国唐代的科举制度中,常科的考生一般有两个来源,一个是生徒,另一个是乡贡。由京师国子监、弘文馆、崇文馆和各地方州县学馆出身,通过学校的选拔考试合格后,由学校局举荐到尚书省参加各科考试,称作生徒

2,生徒在某些地方的方言中和牲畜同义。如绍兴,宁波等地,骂人时,经常会出现:你这个生徒

3,“生”意义为学生,“徒”表示角色

分字解释


※ "生徒"的意思解释、生徒是什么意思由汉语词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生徒造句


  • 1.小学生徒能读此书,详山势水脉险夷广狭,则他日或从兵事,攻守进退之划策,有思过半矣。

    2.他达生任性,不太注重儒者节操,常坐高堂,施绛纱帐,前授生徒,后列女乐,开魏、晋清谈家破弃礼教的风气。

    3.君父素来敬贤礼士,爱才胜命,自即位以来,不惜低首下心,屈尊枉驾,延请天下之名家圣师,驾临西河,开馆兴学,广招生徒,广栽桃李,为国裒才。

    4.王润生徒孙,长沙市市级非遗文化八拳传承人。

    5.此后二十余年,他勤于农事,教授生徒,闲暇之时饮酒莳诗,委怀琴书,陶然自得,再不肯出仕。

    6.至于交通声气,号召生徒,祸枣灾梨,递相神圣,不但有明末造,标榜多诬。

    7.有某师范学校,每逢孔诞,必强生徒回校,行拜跪礼,否则扣分,甚者留级,故学生不敢不回,但以短衣窄袖之西装,而行三跪九叩之礼节,亦可谓怪状矣。

    8.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,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,又称国子助教。

    9.养太学游士,交结诸郡生徒,更相驱驰,共为部党,诽讪朝廷,疑乱风俗。

    10.阙里往经寇乱,黉校残毁,并下鲁郡修复学舍,采召生徒。

    11.走在日月山川里的大学生徒、青青子衿,在“三三”诸子的推动下,几遍染“张腔胡调”。

    12.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,一些官员、学者以及生徒常在石鼓书院雅集,兴味浓厚。

    13.加上以二程这样的大儒为师,从学者甚众,生徒不远千里而至。

    14.1886年,醇亲王巡阅北洋,亲赴学堂查勘课程,奏称“规制整肃,各生徒于陆路枪炮台垒之法,童而习之,长令入营带队,必得实用,将才自日出不穷。


  • 汉语词典字典大全在线查字,收录汉字最多最全最专业。

    Copyright © 2004-2010 SYSAU.CN 汉语词典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: 辽ICP备1900284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