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言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nè kǒu shǎo yán讷口少言 | 讷口:不善于说话。不善言谈,说话不多。 | 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广讷口少言,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,射阔狭以饮。” |
fēng yán yǐng yǔ风言影语 | 捕风捉影的话语。 | 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致赵秋舲书》:“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,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,风言影语,莫识来因,一介鲰生,何忌何惜!” |
piàn yán jiǔ dǐng片言九鼎 | 九鼎:古代国家的宝器,象征九州。比喻说话力量大,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。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毛遂片言九鼎,人重其言;季布一诺千金,人服其信。” |
dǎng yán zhí shēng谠言直声 |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 唐 白居易《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》:“由校书郎拜左拾遗,不数月,谠言直声动于朝廷。” |
dé róng yán gōng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piàn yán zhé yù片言折狱 | 片言:极少的几句话;折狱:判决诉讼案件。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。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片言可以折狱者,其由也与?” |
kǒu chū kuáng yán口出狂言 |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。指说话狂妄、放肆。也指胡说八道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二回:“宋江听得,慌忙过来看时,却是‘九纹龙’史进,‘没遮拦’穆弘,在阁子内吃得大醉,口出狂言。” |
xíng bù gù yán行不顾言 | 顾言:顾及自己所说的话。为人处事不守信用。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,则曰: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 |
shāng yán zhā yǔ伤言扎语 | 方言。谓说讽刺话。 |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卷:“嫂嫂指鸡骂狗,伤言扎语,家里一天也待不下去了。” |
huā yán qiǎo yǔ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 |
wēi yán hé lùn危言覈论 |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。 | |
tūn yán yān lǐ吞言咽理 | 指不敢声张和申辩。 | 《南史·王藻传》:“其人虽众,然皆患彰遐迩,事隔天朝,故吞言咽理,无敢论诉。” |
yán tīng jì yòng言听计用 | 同“言听计从”。 |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 |
xī yán pò lǜ析言破律 | 指巧说诡辨,曲解律令。 | 《礼记 王制》:“析言破律,乱名改作,执左道以乱政,杀。” |
chū yán tǔ cí出言吐词 | 见“出言吐气”。 |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词采》:“无论生为衣冠仕宦,旦为小姐夫人,出言吐词,当有隽雅雍容之度。” |
bēi jiǔ yán huān杯酒言欢 | 相聚饮酒,欢快地交谈。 | 鲁迅《伪自由书·观斗》:“忽而误会消释了,忽而杯酒言欢了,忽而共同御侮了,忽而立誓报国了。” |
chū yán wú zhuàng出言无状 | 说话放肆,没有礼貌。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3回:“他小主人下了第,正没好气,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,便出言无状起来。” |
wū yán huì yǔ污言秽语 | 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。 | 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二卷第30回:“污言秽语嘲骂不说,甚至大轿子抬过街上,冷不丁就会有一块石头投掷过来。” |
jí yán nù sè疾言怒色 |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 | 清 戴名世《张验封传》:“为人宽厚和平,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,有犯者皆不与校。” |
yán ér wú xìn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 《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 |
hé hàn sī yán河汉斯言 | 河汉:银河,比喻言论虚夸迂阔,不着边际;斯:这。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,不重视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吾闻言于接舆,大而无当,往而不返,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。” |
yán bù yóu zhōng言不由衷 | 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;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;指心口不一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三年》: 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杨伯峻注:“人言为信,中同衷。” |
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前言不搭后语 | 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。多形容思想混乱,不能自圆其说。 | 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六章:“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:‘701,不是我!’” |
yán xiào zì rú言笑自如 | 见“言笑自若”。 | 清·方苞《通议大夫江南布政使陈介墓志铭》:“群夷纵火,牛街镇去城三十馀里,火光烛天。公言笑自如,日夜为守战计,贼不敢逼。” |
jiāo qiǎn yán shēn交浅言深 | 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四》:“夫望人而笑,是和也;言而不称师,是庸说也;交浅而言深,是忠也。” |
liú yán fēi yǔ流言蜚语 | 毫无根据的话;多指背后议论、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。 | 《明史 马孟桢传》:“入主出奴,爱憎由心,雌黄信口,流言蜚语,腾入禁庭,此士习可虑也。” |
mǎn zhǐ kōng yán满纸空言 | 满纸都是废话。形容文章空洞,毫无内容。 | 张庸《章太炎先生问答》:“若二三文人,假一题目,互相研究,满纸空言,何以谓之扰乱治安?” |
zhí yán gǔ huò直言贾祸 | 直:坦率、直爽;贾:买,引伸为招致。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 |
yán xíng xiāng fù言行相副 | 见“言行相符”。 | 《论语·宪问》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宋·邢昺疏:“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。” |
jǐn yán shèn xíng谨言慎行 | 谨:小心;慎:谨慎。小心谨慎地说话、做事。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缁衣》:“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,故言必虑其所终,而行必稽其所敝,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。” |
xíng bù fù yán行不副言 | 谓言行不一。 | 金·王若虚《论语辨惑》:“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,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,所失者岂特宰予邪!” |
mì yǔ tián yán蜜语甜言 | 蜜:比喻甘美。说的话像蜜一样甜。形容说的话好听。 | 《白雪遗音·劝嫖》:“他生就能为将人哄,蜜语甜言会装腔。” |
néng yán qiǎo biàn能言巧辩 | 形容能说会道,善于言辩。 | 元·无名氏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恰才灵壁之战,项王遣使征布会,布与龙且有隙,称病不赴,若得能言巧辩之士,说他归降,纵项王驰还……破项王必矣。” |
néng yán shé biàn能言舌辩 | 言:说,讲;辩:辩论。形容很会说话,善于辩论,口才好。 | 明·黄元吉《流星马》第一折:“圣人着小官传与李道宗,便着差能言舌辩,通晓沙漠人言说语,你可去说将这匹马来。” |
é yán huò zhòng讹言惑众 | 讹言:诈伪的话。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。 | 《元史·世祖五》:“癸丑,初建东宫,甲寅,诛西京讹言惑众者。” |
é yán huǎng yǔ讹言谎语 | 讹言:谣言。造谣说谎话 | 元 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三折:“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,又不曾方头不律。” |
è yán lì sè恶言厉色 |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。 | 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三八章:“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,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。” |
jiā yán shàn zhuàng嘉言善状 | 见“嘉言善行”。 | 宋·曾巩《寄欧阳舍人书》:“至于通材达识,义烈节士,嘉言善状,皆见于篇。” |
jūn zǐ yī yán,kuài mǎ yī biān君子一言,快马一鞭 | 比喻一言为定,决不翻诲。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袁州南源道明禅师》:“快马一鞭,快人一言。有事何不出头来,无事各自珍重。” |
táo lǐ bù yán,xià zì chéng háng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 | 古谚语。比喻实至名归。 | 晋 潘岳《太宰鲁武公诔》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;德之休明,没能弥彰。” |
táo lǐ bù yán,xià zì chéng xī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 | 。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,但因它有花和果实,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,走成了一条小路。比喻人只要真诚、忠实,就能感动别人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李将军列传论》:“谚曰:‘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’此言虽小,可以谕大也。” |
yán jìn zhǐ yuǎn言近指远 | 见“言近旨远”。 | 语出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。”孙奭疏:“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,乃为善言者也。” |
zhī ér bù yán知而不言 | 明明知道而不说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知道易,勿言难。知而不言,所以之天也。” |
yán bì xìn,xíng bì guǒ言必信,行必果 | 信:守信用;果:果断,坚决。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,固执然小人哉!” |
sī yán qiè yǔ私言切语 | 私:秘密;切:贴近。私下里的情话 | 《乐府诗集·近代曲辞·双带子》:“私言切语谁人念,海燕双飞绕画梁。” |
miàn cóng bèi yán面从背言 | 从:听从,顺从。当面顺从,背后乱说。 |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政体》:“当时皆谓祸不及身,面从背言,不以为患。” |
guò ěr zhī yán过耳之言 | 听来的传言不值得认真对待。 过:走过;经过。 耳:耳朵。 之: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修饰、领属的关系,相当于“的”。 言:言语;言论。 | 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九回:常言道:过耳之言,不可听信。 |
yǒu kǒu nán yán有口难言 | 言:说。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。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;不便或不敢说出来。 | 宋 苏轼《醉醒者》诗:“有道难行不如醉,有口难言不如睡。” |
yāo yán huò zhòng妖言惑众 | 妖言:没有事实根据的;荒诞离奇的话;惑:迷乱。用骗人的话蛊惑群众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眭弘传》:“妄设妖言惑众,大逆不道。” |
jīn shí zhī yán金石之言 |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。 | 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11回:“兄长金石之言,小弟当铭刻肺腑。” |
duō yán huò zhōng多言或中 | 或:有的。中:正好对上。指多方面讨论之,有的可能中的。 | 《云笈七签》卷七十:“凡我同志,庶几于此者,要在细求真诀,务以师授,不可以谀闻浅说、多言或中之义,所希企及矣。” |
wù qù chén yán务去陈言 | 务:务必;陈言:陈旧的言辞。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。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。 | 清·朱彝尊《鱼计庄词》序:“休宁戴生锜,从余游,其为词,务去陈言。” |
bù kě yán chuán不可言传 | 言:言语。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,不能用言语来表达。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五:“诸法寂灭相,不可以宣言,和尚如何为人? 明 圆极居顶《续传灯录》卷二十四:“妙契不可以意到,真证不可以言传。 |
xián yán zhuì yǔ闲言赘语 | 无关紧要的话;多余的话。 | 秦牧《艺海拾贝·鹩哥的一语》:“一句千锤百炼、寓意深远的说话,就抵得许许多多不着边际的闲言赘语。” |
míng bù zhèng,yán bù shùn名不正,言不顺 |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” |
yán fāng xíng yuán言方行圆 | 谓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。 | 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交际》:“凡今之人,言方行圆,口正心邪。” |
zhèng yán zhí jiàn正言直谏 | 以正义之语,规劝皇帝、上级、长辈或朋友。 | 三国 魏 桓范《谏争》:“今正言直谏,则近死辱而远荣宠,人情何好焉,此乃欲忠于主耳!” |
bèi yán luàn cí悖言乱辞 | 指胡言乱语。 | 《公孙龙子 白马论》:“以黄马为非马,而以白马为有马,此飞者入池,而棺椁异处,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。” |
kuáng gǔ zhī yán狂瞽之言 | 狂:狂妄。瞽:瞎眼,盲目。指愚妄无知的言论。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。亦作“狂瞽之说”。 | 唐·魏征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,参以刍尧之议,冀千虑一得,衮职有补。” |
shǐ kǒu chāng yán矢口猖言 | 矢口:信口,随口;猖言:狂言。信口胡说。 | 清·魏源《<书古微>序》:“矢口猖言,不顾其后,其不可信者二。” |
gǔ yán wàng jǔ瞽言妄举 | 随便乱说,轻率行动。《晋书·挚虞传》:“臣生长筚门,不逮异物,虽有贤才,所未接识,不敢瞽言妄举,无以畴答圣问。” | 《晋书·挚虞传》:“臣生长筚门,不逮异物,虽有贤才,所未接识,不敢瞽言妄举,无以畴答圣问。” |
néng yán kuài yǔ能言快语 | 能说会道,言词敏捷爽利。 | 元·高文秀《谇范叔》楔子:“欲遣一文武全备能言快语之士,往聘齐国。” |
shì miàn róng yán拭面容言 | 拭:擦;拭面:擦去别人吐在自己脸上的唾沫;容言:听取别人意见。泛指接受别人的批评,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。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十五回:“妇人轻丧武夫功,先轸当时怒气冲,拭面容言无愠意,方知嗣伯属襄公。” |
qián kǒu bù yán钳口不言 | 钳口:闭口。闭着嘴不说话。 | 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吾形解而不欲动,口钳而不欲言,吾所学者,直土梗耳!” |
zhí yán wú huì直言无讳 | 直率地说话,无所隐讳。 | 语出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二二》:“晏子相景公,其论人也,见贤而进士,不同君所欲;见不善而废之,不辟君所爱;行已而无私,直言而无讳。” |
xùn gé zhī yán训格之言 |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。 | 《孔子家语·五仪》:“所谓庸人者,心不存慎终之规,口不吐训格之言。” |
yán wài zhī yì言外之意 | 言:语言;之:助词;相当于“的”。言语之外的意思。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。也作“意在言外”。 | 宋 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下卷: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、句中有力,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。” |
wò shǒu yán huān握手言欢 | 握手谈笑。多形容发生不和,以后又和好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李通传》:“及相见,共语移日,握手极欢。” |
è yán pō yǔ恶言泼语 |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|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73回:“这伊秀才又是个极柔懦的好人,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,不肯恶言泼语,伤犯那些众人。” |
zhí yán zhèng sè直言正色 | 谓言语正直,仪容严肃。 | 《三国志·魏志·国渊传》:“每于公朝论议,常直言正色,退无私焉。” |
huāng táng zhī yán荒唐之言 | 指荒诞无稽的言论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篇》:“庄周闻其风而悦之,以谬悠之说,荒唐之言,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戃。” |
yī yán ér dìng一言而定 | 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反悔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一言而定三国。” |
hú yán luàn dào胡言乱道 | 胡言乱语。 | 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三折:“俺孩儿听了他胡言乱道巧差排,便待离家乡做些买卖。” |
shēn wēi yán qīng身微言轻 | 微:卑微。地位低,说话不受人重视。 | 《后汉书 孟尝传》:“臣前后七表言,故合浦太守孟尝,而身轻言微,终不蒙察。” |
fú yán xū lùn浮言虚论 | 浮言:没有事实根据的话。浮泛不切实际的言谈论调。 | 宋·叶适《制科》:“当制举之盛时,置学立师,以法相授,浮言虚论,披抉不穷。” |
xián yán dàn yǔ闲言淡语 | ①无关紧要的话。②同“闲言冷语”。 | 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:“这些闲言淡语,只当作一段开台锣鼓吧!” |
zào yán chǒu jù躁言丑句 | 丑恶的言辞。躁,通“臊”。 | 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奏启》:“若能辟礼门以悬规,标义路以植矩,然后逾垣者折肱,捷径者灭趾,何必躁言丑句,诟病为切哉!” |
gān yán mì yǔ甘言蜜语 | 甘:甜,甜言蜜语。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| 《塞上行·百灵庙战后行》:“你们不该听他们的甘言蜜语……更不该受他们的驱使。” |
chěng yī jiān yán成一家言 | 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。 | 《新唐书·韩愈传》:“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、太史公、刘向、扬雄后,作者不世出,故愈深探本元,卓然树立,成一家言。” |
tián yán róu shé恬言柔舌 | 犹言甜言蜜语。 | 唐·杜牧《上池州李使君书》:“故有知之者,有怒之者,怒不附己者,怒不恬言柔舌道其盛美者,怒守直道而违己者。” |
hǎn yán guǎ yǔ罕言寡语 | 罕、寡:少。很少开口说话。形容沉默寡言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回:“罕言寡语,人谓装愚;安分随时,自云守拙。” |
hóng yán chóng yì闳言崇议 | 博大高远的议论。 | 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若夫闳言崇议,幽微之涂,凙难与览者同也。” |
bù kě yán yù不可言喻 | 喻:说明,告知。不能用言语来说明。 |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江城》:“生于此时,欲去不忍,欲留不敢,心如乱丝,不可言喻。” |
jìng yán yōng wéi靖言庸违 | 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伤害阴阳,为国家忧,无承用诏书之意,靖言庸违,象龚滔天。” |
jiān yán lěng yǔ尖言冷语 | 谓言语尖刻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廷秀见丈人声势凶狠,赵昂又从旁尖言冷语帮扶,心中明白是他撺掇。” |
yán shèn xiáng míng言甚详明 | 论述很详尽明了。 | |
yán guī zhèng zhuàn言归正传 | 归:回到;正传:本题或正题。原为旧时小说常用的套语;把话回到正题上来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1回:“和尚一看不对头,赶紧言归正传,预备说完了好告辞。” |
zhōng yán jiā mó忠言嘉谟 | 谟:谋略。忠诚的进盲,出众的谋略。 | 宋·陈亮《谢何正言启》:“举一世之端人正士,莫之或先;合二百年之忠言嘉谟,于斯并建。” |
bèi huì shí yán背惠食言 | 指忘恩失信。 | 《周书 杨荐传》:“荐至蠕蠕,责其背惠食言,并论结婚之意。” |
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敢怨而不敢言 |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。 | 宋 邓牧《伯牙琴 吏道》:“吏无避忌,白昼肆行,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,敢怒而不敢诛。” |
rén yán jí jí人言籍籍 | 指人们议论纷纷。 | 《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》:“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,归怨相公。” |
xíng zhuó yán qīng行浊言清 | 说得好听而行为卑劣狠毒。形容言行不一。 | 唐·李虚中《命书》卷中:“言轻行浊,执不通变。” |
shì hé yán zhí事核言直 | 事情确实,文辞直捷。语出《汉书 司马迁传赞》:“其文直,其事核。” | 语出《汉书·司马迁传赞》:“其文直,其事核。” |
wēi yán hé lùn危言核论 |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林宗虽善人伦,而不为危言核论,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。” |
mò mò wú yán嘿嘿无言 | 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仔细看着秦重,好生疑惑,心中甚是不悦,嘿嘿无言。” |
zhèng sè wēi yán正色危言 | 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,能使人望而生畏。同“正色直言”。 | 《宋史 杜衍等传论》:“迪、曾正色危言,能使宦官近习,不敢窥觎。” |
yán cóng jì tīng言从计听 | 见“言听计从”。 |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贿权》:“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,这就里机关不易言。” |
yán cóng jì nà言从计纳 | 讲的话、出的主意,都听从采纳。 | 汉·蔡邕《司空临晋侯杨公碑》:“及其所以匡辅本朝,忠言嘉谋,造膝危辞,当事而行,言从计纳。” |
jì xíng yán tīng计行言听 | 行其计,听其言。形容十分信任。 | 《金史·术虎高琪传》:“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驻南京以自固,州郡残破不复恤也。宣宗惑之,计行言听,终以自毙。” |
yán xíng jì cóng言行计从 | 同“言听计从”。 | 《宋史·司马光传》:“光自见言行计从,欲以身徇社稷。” |